close

陸爸寫《候鳥之愛》,膾炙人口。今天有學生交論文,題名《浪子歸家》,引起我很大的共鳴,忙翻了,仍願意留下幾句話語,至少希望學生們可以看到。

The love of migratory birds,至少從文法上看,可以有兩個意義:一是候鳥對土地的愛(稱為subjective genitive),一是土地對候鳥的愛(objective genitive)。候鳥依氣候流轉,夏去冬還,但每年回來的候鳥都不一樣。到底是土地懷念候鳥呢?還是候鳥對土地有著依戀之情?陸爸顯然是隱喻自己對學生的懷念。畢業的學生,偶爾回來一趟,如家父般的老師,巴巴地倚閭望著,期待學生一年一次回來(畢業生回娘家)。

浪人流浪,有家不歸,難道是不想家嗎?還是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衣錦還鄉?浪「子」有一天會成為人「父」,在那一方落地生根,而他也將如同父親一般,等待自己孩子的歸來嗎?

自小離家,我們何嘗未曾流浪,甚至游蕩,無根無由,一意漂泊。每個孩子都是浪子,都曾樂不思蜀,玩意正濃地獨個兒到處遊歷。學生引《一個人的旅行》這樣寫道:生命的本質即是孤獨。對的,生命的本質即是孤獨,但孤獨不同寂寞,我們可以同天下人一齊,也可以與自己獨在,畢竟找尋自己的,只有自己而已。而這,需要我們整個生命的投注。

候鳥與浪人,相同的是流浪。候鳥有土地想念它,浪人回歸父家,他也將成為父,繼續守候他的孩子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juTeresaw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